《華氏 451 度》 - 當娛樂變得廉價,我們都是焚書者

Spread the support

經歷了近兩年香港的鉅變,我經常都會問自己一個問題,要做一個痛苦的人,還是一隻快樂的豬,生活才會過得好呢?《華氏 451 度》把這個問題再問了一次,故事講述未來社會中,書成了違禁品,並由消防員執行焚書的任務,主角蒙塔格 ( Guy Montag ) 任職消防員,一直「遵守職責」每日進行焚書工作,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直至一天遇上一名謎樣少女克萊莉絲 ( Clarisse McClellan ) ,才喚醒他作為自由人對體制的反叛和反思。

在小說的世界中,所有房屋都由防火物料建造,大部份人家中的牆身都安裝了巨型屏幕,用來接收電視節目,並用作與他人溝通。消防員不用再執行滅火任務,相反,他的唯一工作變成放火————焚書。在那個社會中,書是被止閱讀和傳播,一被發現,需即時被焚毀,而《華氏 451 度》就是作者給出的紙張燃點之溫度。

書中交代了社會焚書的理由,這理由也十分冠冕堂皇,並不是要進行思想審查,阻止人民透過閱讀來思考,而是避免他們不快樂。

當蒙塔格遇上與社會主流不同的少女克萊莉絲,以及目睹一位甘願與書本赴身火海的老婦後,蒙塔格順從體制的價值觀徹底崩潰,他開始反思焚書的行為,私藏書本和閱讀(他遇見克萊莉絲前已有藏書行為)。消防隊長畢提 ( Captain Beatty ) 得知情況後,向他解釋焚書的理由。

畢提指出,自攝影術出現後,人們的生活開始加快速度,我們無需再透過書本獲得娛樂,因為電視帶來的娛樂更加直快速和直接,此外,書本往往會將人帶進思考中,而思考則會帶來不幸和煩惱,故此要把人從不快樂中解放出來,就需要把書本焚毀。

所以,消防員只是一個執行者,即使沒有他們,在小說中充滿感官刺激(牆身電視)的世界中,人們也不會讀書,真正的焚書者其實正是那些把書本扔到角落的人們。

這個觀點與《娛樂至死》的看法相似,書本令讀者不斷的問「為甚麼」、思考各種真理,過程痛苦而漫長,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我們都會捨難取易,只要有東西能快速提供娛樂,並滿足人們對「真相」的渴望,就不會有人去書中「自尋煩惱」。

「用滿滿的『事實』將他們塞到快要該死的窒息,讓他們覺得自己大腦裡填滿了東西,知道許多資訊,絕對『聰明』。然後,他們就會覺得自己在思考,覺得自己一直在前進,即使只是在原地打轉。他們這樣就開心了,因為這類的事情不會改變。」

《華氏 451 度》 P.98

不過,這種速食的娛樂、幸福感,來得容易,也像曇花一現,很快就不能滿足到我們,因為所有事情來得太過簡單、容易,接受這些速食文化就如吸毒,只能持續下去。我們今天的社會,當我們察覺這種廉價的娛樂,以及放棄思考帶來之問題,面對的就是《華氏 451 度》中蒙塔格遇到的處境:

「我不知道。我們擁有一切快樂的必需品,我們卻不快樂。」

《華氏 451 度》 P.126

我們的生活充斥著大量垃圾資訊,每天的工作和應酬佔據大部分時間,令我失去閱讀書本的機會,引致思考的空間和時間也一同流失。

在一個人「覺醒」前,生活可以非常安好、滿足,但當他「覺醒」開始思考,就會陷入痛苦,就如蒙塔格遇上克萊莉絲一樣,他不得不對身邊習以為常的事進行批判;也像《 The Matrix 》中的 Neo ,當他遇到 Morpheus 得知世界的真相後,就不能回到原本的世界繼續以「 Thomas A. Anderson 」的身份過生活。

這引伸出一個問題:要做一個痛苦的人,還是一隻快樂的豬,生活才會過得好呢?特別是在今天的香港,一個會思考的人似乎無可避免地痛苦地生活,當中最令人沮喪的,是那種即使如何思辯,也找不到出路改變現狀的無力感。

《華氏 451 度》與《 1984 》在結構上有相似的地方,故事的主人翁蒙塔格和溫斯頓 ( Winston Smith ) 都是體制內的人,負責執行穩維工作,兩人同樣對社會現況抱有懷疑,並嘗試作出反抗,彼此都也曾遇上一位志同道合的女角色,此外,兩人的上司畢提和歐布朗 ( O’Brien? ) 也了解社會背後的運作,亦對主角作出懲罰,不過《華氏 451 度》沒有《 1984 》的悲觀和絕望,對未來也是帶著期望。

書中有一群老學者居於城市外圍的原始地帶,他們利用自己的腦袋記下書本的內容,即使沒有書本,也能把知識和故事一代一代流傳下去,期望有朝一日當社會不再焚書,書本有重見天日時,把腦海中的內容重新記錄下來,而故事的結局正正是描述一場戰爭結束時,只剩下這班老學者能夠生還下來,並打算重建社會,這或許是作者雷·布萊伯利 ( Ray Bradbury ) 認為在極權之下,一個人還能夠做,以及應該做的事吧。

instagram
Facebook

推介指數:☆☆☆

博客來上以 79 折選購《華氏 451 度》:


Spread the support

Recommend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