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says in Love》 – 分手不恨?(2)

Spread the support

《Essays in Love》 ( 我談的那場戀愛 ) 中,作者狄波頓 ( Alain de Botton ) 因女友柯蘿葉 ( Chloe ) 移情別戀,二人最終分手收場。「被分手」的戀人難免會對前度保留著愛戀,產生一種「為甚麼我那麼愛你,你卻不再愛我」的不忿,繼而因愛成恨,對舊情人抱有恨意,並認為這種恨是理所當然,但是狄波頓卻指這種對舊情人產生的抱持並非理直氣壯。

關於愛情的消逝,早前已經分享過狄波頓對此的看法,接下來想說的,是分手後對前度的「恨」。柯蘿葉移情別戀後,狄波頓一度憎恨著對方,認為我那麼愛你,你卻不再愛我。狄波頓指我們經常會把拒絕愛的一方視為「惡」 ( evil ),被拒絕的一方視為「善」 ( good ) ,例如當我們被情人拋棄後,身邊人很多時都會說對方走寶,或是他 / 她配不起你 / 妳,不過,狄波頓卻認為這種道德判斷其實並不合理。

他以德國哲學家康德 ( Immanuel Kant ) 對「道德」的看法來切入這個話題。根據康德的觀點,道德的出發點在於「動機」,而非「結果」,而這種動機則源於我們的「責任」,即我們幫助一個人時,是出於自己「責任」,而不是要求甚麼好處或回報,在街上遇上小偷,我們協助上前追趕,不是因為要拿「好市民獎」或是得到其他人的稱讚等,而是出於自身的責任 ( 捉拿罪犯 ) 。

把這個觀點套用於愛情上,如果我們愛伴侶是基於渴望得到對方的愛,那麼我們的愛也不能視為「善」,因為這種愛是建立於一種回報和利益上,拒絕愛的一方自然也並不能被視為「惡」,因為回應我們的愛,並不是情人的責任,既然如此,「被分手」的人似乎不能名正言順地恨前度。

當然,以動機去衡量愛情是否符合道德,甚至應否怨恨對方並不合適,不過以付出與收獲去計算情人的愛也不準確,說到底世上始終沒有一種完全的理性或理論可以應付和解釋愛情,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時候愛情已經超越「道德」和「善惡」。

最後想再補充的一點,《Essays in Love》始終是以男性角度了解愛情,雖然狄波頓的論述非常精神、細緻,但他也不可能百分百了解女性對愛情的看法,這也是我們閱讀這本書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圖片來自網上

instagram
Facebook

推介指數:☆☆☆☆☆

博客來上以 79 折選購《Essays in Love》:


Spread the support

Recommended Articles

1 Comment

  1. […] 成為「沒有女人的男人們」雖然孤獨,但不必帶恨,最少在《Drive My Car》、《獨立器官》、《木野》和《沒有女人的男人們》的四篇文章中,失去愛人的四位主角都不帶一點舊恨,或是已經走過傷痛,雖有一說「愛的反面就是恨」,但至少在幾位主角中,我們看不到一點恨意,或許愛的反面其實依然是愛,只是這種愛變得不存在親密感,反而帶有距離,就如追逐海市蜃樓般。這裡與狄波頓 ( Alain de Botton ) 提過的「分手不恨」似乎一脈相乘。 […]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