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芥川龍之介在生命的晚期對基督教似乎有正面看法——他在自殺時把聖經放在身邊,不過,在以宗教為主題的《南京的基督》中,卻看到他對宗教的批判。
故事參考了基督教中抹大拉的馬利亞之故事,身為基督徒的主角宋金花在南京從事雛妓,一次突然患上梅毒,她的姊妹表示只要將病毒傳染他人便能康復,惟宋金花不願傷害無辜的人,於是不再接客,直至一名外國男子出現,堅持要與她發生關係,完事後宋金花的病果然痊癒,她便認定這是「基督」的拯救。
首先,故事中的日本旅人曾經諷刺宋金花身為妓女(所謂的「不道德」職業),卻認為能夠透過信仰而上天堂,宋金花的回應相當具批判性:
「我認為天國的基督,一定會體諒我的苦衷。——否則的話,基督和姚家巷警察署的官員就沒兩樣了。」
《羅生門》 ( 大牌出版 ) P.92
如果一個單憑自己努力去謀生,沒有做過任何加害他人之事的人,甚至患下危疾時也拒絕傳染他人,最終都未能走人至善的天國,那麼這樣的宗教也不再單純地導人向善吧。
另一個值得探討的,是故事中宋金花獲得的「救贖」。故事的結局,宋金花把病毒傳染他人而康復,表面看來確是得到救贖。不過,事實是那位被她誤認作基督的外籍男子只是一名「無賴」,騙她的春宵一刻,事後更以此為榮,四處宣揚這番「戰績」。
把一個無賴當作基督,這是第一個諷刺,將一個騙局當成救贖,則可謂是芥川筆下的雙重諷刺,而宋金花這種虔誠的教徒獲得的結局只是在一場蒙蔽當中得到自以為的拯救,我很相信,如果結局中的日本旅人把真相告訴宋金花,她的梅毒也很大機會復發,或者所謂的宗教,最小在《南京的基督》中,只是人們自我安慰的騙局。
一如其他作品,芥川在《南京的基督》中也有探討人性,在他的經典小說《羅生門》、《竹林中》、《地獄變》等,都是描寫人性的陰暗面,這次則是敘述人性的另一端,以「善」作為主題,不過,這也似乎不是單純的導人向善。
與《竹林中》、《羅生門》等故事不同,《南京的基督》中的宋金花在面對困難時,沒有想過加害於人,即使有人表示只要將病傳染開去就能康復,甚至有人出價 10 美元與她共渡春宵,也被斷然拒絕,這種擇善固執的性格當然值得敬佩,不過這並不代表獲得好的回報。
宋金花最終能夠康復,並不是因為她虔誠祈禱,而是她真的與一外國男子共赴巫山,這當然是違背了她自身不忍害人的原則,但事實就是,如果她堅守原則,就只有死亡,要生存下來的唯一方法,就是拋棄自己的規條,即使這些規矩是「善」的。
同樣的情節,不同的做法,在另一則芥川的短篇小說《奉教人之死》有不同的結果。主角羅連身為女兒身沒有坦白自己的性別,一直誠心誠意地在教堂工作,卻被傳與一名女子發生關係,並拋棄糟糠,受盡千夫所指,即使如此,羅連一直都未有公開自己的真正身份,後來更因此賠上性命,毋論其拒絕承認女兒身的動機為何,客觀的事實就是她因為堅原則,而失去性命。
芥川過往的作品沒有刻意地批評人性之惡,《南京的基督》也沒有褒揚人性之善,或許人性本無善惡之分,有的只是「生存」。
推介指數:☆☆☆☆
博客來上以 9 折選購《羅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