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推祟「理性」,認為人的可貴之處在於擁有理性,偏偏理性就是一把雙刃劍,為我們帶來各式各樣的煩惱和痛苦,蒙田明確指出理性為人類帶來好處,同時帶來不幸,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作為「人」,我們無可避免面對不同的問題,這些煩惱即使是被視為「愛智慧」的哲學家也都需要面對,狄波頓於《哲學的慰藉》中,透過六位西方哲人的見解和生平,緩解大部分人在生命中肯定會遇到的其中六個煩惱,為讀者的心靈尋找出口。
這六個煩惱分別是:不受歡迎 ( Unpopularity ) 、缺錢 ( Not Having Enough Money ) 、遭遇挫折 ( Frustration ) 、被認為有缺陷 ( Inadequacy ) 、心碎 ( Broken Heart ) 、困頓 ( Difficulties ) ,只要是存有理性的人,都肯定會碰上部份或全部,狄波頓介紹的六位哲學家:蘇格拉底、伊比鳩魯、塞內卡、蒙田、叔本華、尼采,對這些問題除了有個人見解,同時身體力行實踐出來。
例如談及不受歡迎的煩惱時,狄波頓引用蘇格拉底的哲學和應對方式。作為雅典最聰明的人,蘇格拉底喜歡與人討論哲學問題,例如何謂勇氣、有錢人是否等於有好品德等,談話的過程中,他會不停反問、質疑對方的邏輯和破綻,這種不斷批判他人的做法令蘇格拉底變得不受歡迎,最後更因而遭帶上法院,被判死刑。
面對他人不友善,甚至敵視的目光,蘇格拉底沒有氣餒,因為他始終相信真理是愈辨愈明,我們不應盲從權威,多數人相信的也不代表一定正確,而是要了解事物背後的邏輯和原理,只要認識真理就應堅持己見,這不但是他的哲學觀點和想法,更是他做人處事的準則,即使最後賠上性命,但他就如雅克-路易·大衛 ( Jacques-Louis David ) 筆下的《蘇格拉底之死》一樣仍然堅定,無所畏懼。
「要擔憂的並不是有多少人反對我們,而是他們反對的理由有多充分,因此我們應該將注意力從不受歡迎的表象轉移至其背後的原因。」
《哲學的慰藉》 P.37
另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狄波頓在講述心碎時的慰藉時,竟然引用一直單身,且被視為極度蔑視女性的叔本華。作者借用這位德國哲學家提出的「生命意志」 ( Wille zum Leben ) 來解釋愛情,在書中所述,生命意志就是繁衍後代的衝動、生存的慾望,這種意志往往都會壓倒理性,我們追求對象時,生命意志會影響決定和行為,我們都希望下一代可以有美麗的外表、健康的身體、優秀的智力表現等,故選擇另一半時,就會在生命意志的影響下,思考對方能否與自己繁殖完美的後代。
「生命意志會驅使我們接近那些較有機會讓我們生出美麗又聰明的下一代的人,並拒絕會降低這種機會的人。愛情不過是生命意志的意識外顯,目的在發掘能共同撫育後代的理想人選 」
《哲學的慰藉》 P.237
所以,不論是拋棄者和被拋棄者,面對失戀時並不需要傷心,可能我們與對方在性格和價值觀上都是合適的,只不過在生命意志的影響和思考下才「被逼」分手,先不論這是否真理,但卻是一個非常令人安慰的解釋。事實上,叔本華亦是一個不斷被女性拒絕的男人。
書中的例子十分生活化,每個人都肯定試過,閱讀時會有共鳴,令投入感十分強,不論是否認同這些哲學家的應對方式和觀點,但都是提供了一個可行見解和思考方式,而且書中除了討論這些觀點,更會講述這些學者的生平,令人感覺自己面對的問題,哲學家們也曾面對過,拉近了讀者和他們的距離。
《哲學的慰藉》沒有高深的學術名詞,也沒有艱澀的哲學用語,不論是狄波頓本身的文字,還是兩位譯者的處理都是平易近人,能把一些複雜、艱深的理論深入淺出,令人看得非常舒服,日後若要推介一些哲學入門書藉時,這肯定是書單上的其中一本。
推介指數:☆☆☆☆☆
博客來上以 79 折選購《哲學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