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芥川龍之介在生命的晚期對基督教似乎有正面看法——他在自殺時把聖經放在身邊,不過,在以宗教為主題的《南京的基督》中,卻看到他對宗教的批判。
《哲學的慰藉》 – 你面對的問題,哲學家也曾面對
蘇格拉底推祟「理性」,認為人的可貴之處在於擁有理性,偏偏理性就是一把雙刃劍,為我們帶來各式各樣的煩惱和痛苦,蒙田明確指出理性為人類帶來好處,同時帶來不幸,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作為「人」,我們無可避免面對不同的問題,這些煩惱即使是被視為「愛智慧」的哲學家也都需要面對。
《希特勒回來了》 – 如果希特勒再次出現……
以「希特勒」作為創作主題並不新鮮,不過能夠把這位挑動二戰、被不少人視為「殺人魔」的人物,塑造成充滿黑色幽默的小丑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希特勒回來了》故事講述在不知因由的情況下,希特勒於 2011 年突然甦醒,正如成為「元首」前的他,這次他同樣是一無所有,但是,他發現今天的媒體和網絡之力量和影響力較 66 年前更大,這能否助他再次於德國堀起?
《為什麼我們明明過得好卻不快樂》 – 幸福人生探討
追求幸福人生是人的天性,我們都渴望美好的事,並盡力逃避痛苦。今時今日的社會,擁有嶄新的科技、先進的醫療、充足的食物、極大的自由、無盡的娛樂,但我們好像並不比過去活得快樂,為甚麼在一個物質極為豐富的時代,我們卻仍然得不到快樂?這是作者柯伊瑟爾提出的問題,也是這本書所處理的課題。
《屍者的帝國》 – 眼高手低的合著
《屍者的帝國》是一部令我非常失望的作品,甚至看到最後部份時,我有一種想「燒書」的衝動。
故事發生在 19 世紀末,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列強爭霸的階段,醫學生約翰華生 ( John Watson ) 被邀請加入英國情報部門,調查俄羅斯神父阿列克塞卡拉馬助夫 ( Alyosha Karamazov ) 企圖以屍者建立帝國一事,過程中追尋屍者與人類的關係,以及「靈魂」的意義。
《鼠疫》 – 世上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鼠疫》裡的故事發生在上世紀 40 年代的法屬阿爾及利亞城市奧蘭,在某種意義來說,這可算是一部預言書,書中所述政府和民眾應對疫情的方法和態度,與今天的我們幾乎一樣。
《崩堤之夏》 – 重走 2019 崩塌的夏天
以「反送中」運動作為故事背景,《崩堤之夏》是一本令人既熟悉又陌生的推理小說,熟悉的原因當然是它以香港去年發生的事為大藍圖,陌生的則是作者的文句與用字一點也沒有「港式味道」。事實上,儘管作者是 …
《海邊的卡夫卡》 – 孤獨的本質就是逃避?
單從《海邊的卡夫卡》書名來看,很難不聯想到捷克小說家法蘭茲卡夫卡 ( Franz Kafka ) ,根據網絡上的資料,有人說這本書推出捷克語譯本時,就列明這是向卡夫卡致敬的小說,是真是假,我 …
《海邊的卡夫卡》 – 走過命運沙塵暴
村上春樹在《海邊的卡夫卡》中,引用歌德的說話:「世界的萬物都是隱喻」,的確,整個故事本身就是建基於一個隱喻——伊底帕斯情結 ( Oedipus Complex ) 之上,由一個預言、一個詛咒 …
《河童》 – 極限理性的理想國?
作為芥川龍之介其中一部遺作,《河童》描述了一個與人類社會,不論是道德、兩性關係、戀愛、法律、宗教也截然不同的國度,有人認為這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國,不論是或否,芥川筆下的「河童國」對讀者來說確實帶來反思,想像現實以外、另一種社會型態,從而對照我們身處的現實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