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11 - 19 of 19 RESULTS

《河童》 – 極限理性的理想國?

作為芥川龍之介其中一部遺作,《河童》描述了一個與人類社會,不論是道德、兩性關係、戀愛、法律、宗教也截然不同的國度,有人認為這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國,不論是或否,芥川筆下的「河童國」對讀者來說確實帶來反思,想像現實以外、另一種社會型態,從而對照我們身處的現實社會。

《獨立器官》 – 總有一個人,總能令你失去自尊

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中,有一個叫《獨立器官》的故事,講述一名堅定的「獨身主義者」渡會醫生之故事,他不相信愛情,只與不同的有夫之婦保持肉體關係,同一時間他可以與數名女伴「交往」,直到有一次遇上一位「特別的」人妻,終於墮入愛河,同時踏上不歸路。

《挪威的森林》 – 綠的愛情觀

若要說《挪威的森林》中,我最喜歡的角色,我可以毫不猶豫的選擇綠。這不只是被她的爽快吸引,更是欣賞她對愛情的那份任性和固執,對於綠來說,「愛情」就是「任性」,她需要的愛,就是一種愛人給予她「任性的專利」。

《渴望》 – 渴望犯罪

《渴望》(果てしなき渇き)是台灣的譯名,電影版曾於2014年在香港上映,當時本港的電影譯名為《渴罪》,我更喜歡這個譯法,直接了當的說出人類內心存在一種「渴望犯罪」的基因。